2022-09-09 09:55:37          
        WELL健康建筑标准
        本质上讲: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劳动的需要而创造的物质的、有组织的空间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从远古、古代、近代到现代,人类的居住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巢穴居住——开始运用石料搭建房屋——建造房屋——最后发展成为现在的摩天大楼,一次又一次的居住变革构筑了灿烂的建筑文明史。
        经济文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居住品质的需求渐高,住宅不仅仅只是栖身之所,美观的外表、精细的布局、舒适的空间等都成为衡量住宅品质的标准。
        现今,居住的健康问题成为大众和各地产商关注的重点,人们将健康放在建筑实践的首位,绿色建筑标准引导着建筑行业的发展。
        WELL(WELL Building Standard)是WELL健康建筑标准(源自美国的健康建筑标准)的简称。WELL标准是一个基于性能的评价系统,它测量、认证和监测空气、水、营养、光线、健康、舒适和精神等影响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建筑环境特征,是由国际WELL建筑研究所(International WELL Building Institute,以下简称IWBI)制定推出的,世界上第一部体系较为完整、专门针对人体健康所提出的建筑认证与评价标准。
        WELL标准于2014年由美国Delos公司发布,2015年被引入中国,MASTER作为美国的空净品牌,始终坚持将WELL健康建筑标准贯彻到室内环境设计理念中,打造真正以人为本的舒适健康家居环境。

        ▲WELL发展历程?
        发展:通过多年向医学家精英和建筑行业从业者咨询,逐渐形成了“健康建筑标准”,它以医学研究为基础,这些医学研究证明了占用我们90%以上时间的建筑与我们的健康和福祉之间的关系对居住者的影响。
        管理:“健康建筑标准”由国际健康建筑协会(IWBI)管理。IWBI是一个公益性公司(B型公司),由一家健康房地产公司,即德洛斯创立,负责管理“健康建筑标准”,使其满足一项克林顿全球倡议行动倡议,使全世界都可以使用该标准。IWBI将在方案全面公布之前,在2014年夏季对“健康建筑标准”进行一次透明的同业互查。
        评估和认证:“健康建筑标准”的认证由IWBI和绿色建筑认证协会(GBCI)同时管理,GBCI还负责“LEED绿色建筑”的认证,它担任着IWBI的第三方稽核员。取得“健康”认证需要对空气和水质量等“健康建筑”特征进行现场的入住后审查,为了保持该认证有效,须每三年进行一次复审。
        健康和绿色建筑:“健康建筑标准”与“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绿色建筑评级系统”、“生态建筑挑战”等其它主流国际可持续建筑方案一致。“健康”使绿色建筑从业者将人类健康和福祉与可持续性融合在一起,创造既能使居住者受益,又能改善环境影响的建筑。
        ▲WELL七大概念?
        WELL健康标准由空气、水、营养、光线、健身、舒适性和精神七大部分组成,这七大健康类别包括包括102项特性,每个特性旨在解决住户健康、舒适性或认识等方面。
        结合WELL健康建筑标准我们再来看看与其相关的儿童友好型社区
 
        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的三大设计原则及建设模块

        一、安全性原则
        社区空间中的安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一个场地和出行路线是否安全决定了家长是否允许儿童使用社区公共空间,或允许儿童独立出行。同时在儿童的活动特点中有随机性与自我中心性,这些特点会使儿童格外容易受到伤害,对危险的感知能力远不如成年人,因此需要尽量保持场地的通透性,在场地选择中避免选择一些无人可去的空地,或大人的视线无法触及到的场所;在设施选择上尽量避免尖锐的棱角,避免儿童在玩耍时受到伤害;在植物选择上也要尽量避开有毒的、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但安全不代表在空间中设计让儿童不会受到伤害的空间,而是要设置一定可供儿童学习危险的空间,这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认识到何为危险与安全。
        二、可达性原则
        可达性是影响儿童使用社区空间的主要因素。可达性是指儿童使用社区公共空间时,空间上的阻隔程度,空间阻隔程度越低,可达性则越强。影响空间可达性的因素有很多,如道路的安全性、活动场所离家里的远近、有无专门的地标指示等。从交通工具选择上,步行可达的场所可达性最强,而步行可达性场所又分 15 分钟可达、10 分钟可达、5 分钟可达等;从路线选择上来说,有专门的、安全的路线能够引导儿童到达相对于的活动场所,则可达性越强。
        三、包容性原则
        社区公共空间并不是只有儿童在使用,有居民的参与,才能使公共空间充满活力,在对场地进行了合理充分的调研基础上,应当设计能够在不同时间满足不同的人群的使用,形成功能上的交织,把场地变成拥有复合功能的场地39,一方面有助于社区居民在使用场地时能够慢下来,在无形中形成社区“监视眼”,在隐形中保护儿童。
精品课程
管理名师
住建新闻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微信 电话